top of page
Search

中國金屬工藝文化發展歷史概要

  • Jan 31, 2018
  • 1 min read

Updated: Mar 27, 2018

距今五千多年前,中國人就懂得煉銅了,純銅稱為紅銅,因質地較軟不適合製作工具,但如果加上一點錫,硬度就會提高,於是發明了青銅,故夏商(公元前21-11世紀)文化遺址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銅器品。

鐵的熔點較高,冶煉的技術較為複雜,故中國人約到西周晚期(公元前8世紀)才懂得煉鐵,但因擁有較強的鼓風設備及較高大的冶煉爐,且在東漢發明了使用水利推動鼓風的裝置水排,煉鐵技術是非其他地區所能相比的。

中國,最早提到青銅劍的鑄造的為《荀子》,最完整描述的金屬工藝技法的書籍,則為明朝末年(西元1673年)宋應星所寫的《天工開物》,是記錄著中國古代生產紀錄的專書,其中:第八篇〈冶鑄〉,第十篇〈錘鍛〉,第十一篇〈五金〉與金工相關。


主要風格朝代: 商朝、春秋戰國(關外、關內)、兩漢時期、隋唐、宋朝、清朝。


重要文獻

《周禮》、《考工記》、《荀子》、《天工開物》

Designer / 賴孟涵

 
 
 

Recent Posts

See All
台灣金工行業的現況與願景

台灣現今社會上,大家普遍都已有能力來購置珠寶來滿足自己,使得珠寶金工市場的需求日漸增多,而這個龐大的產業,現今需求的人才甚多,對照金工在國外的發展與地位,反之在台灣的發展明顯和國家資源不成正比,大多的金工工藝師仍是以師徒相傳來延續,還沒有大量的技術職業教育,工藝師們的知識也...

 
 
 
台灣金屬工藝文化發展歷史概要

距今約2000-400年間,臺灣的史前文化發生了一次重要的變革,就是鐵製的製造與使用,之後延續至三、四百年前與歷史時代銜接,而其大部分的金屬工藝都是由中國傳過來的。 《台灣通史》二十六卷中的工藝誌記載:「台灣鑄造鐵器,前由地方官舉充,藩司給照,通台凡二十有七家,謂之鑄戶。所...

 
 
 
西方金屬工藝文化發展歷史概要

約公元前六千多年,在安那托利亞(土耳其)發現了熔融礦石來生產純銅。公元四千年起,銅的冶煉技術迅速發展,鑄造了大量的工具及武器,也是導致埃及與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城市化的因素。公元前3500年左右,銅的冶煉技術傳播至印度,公元前3000年才傳入了歐洲。...

 
 
 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